【參訪大龍老人住宅 市府擬推銀髮智慧公宅 邁向高齡友善之都】
今(2)日下午我與市府都發局、社會局、資訊局及臺北市智慧城市辦公室等同仁一同參訪位於大同區的【臺北市大龍老人住宅】,並由經營團隊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長照部張蓓莉副院長、許瓊文主任接待說明,希望能汲取銀髮族長者生活照顧服務相關資訊,作為市府推動【銀髮智慧公宅】的參考。
【臺北市大龍老人住宅】於102年6月正式開幕,可提供70間房(80床)入住,除首創提供視障長者入住,並成立社區關懷據點及辦理共餐服務,使住宅與社區鄰里打造共生共存的緊密關係,符合在地老化目標。另外,大龍老人住宅也取得綠建築及智慧建築標章,透過綠美化及智慧化設施設備之建置,提供長者舒適及人性化的居住品質。
在聽取簡報後,由張副院長帶領下,一行人參觀大龍老人住宅之公共區域、單人房、雙人房等空間,張副院長還特地介紹視障輔助設施、居家安全感應地墊,及頂樓空間未來將開闢農園,提供老人享受田園生活。
市府為提早因應「超高齡社會」的來臨,規劃將臺北市公共住宅總量的10%作為專案實驗型住宅,其中擬建置【銀髮智慧公宅】。【銀髮智慧公宅】以可自理生活的高齡者為對象,提供智慧型住宅服務平台,兼具間康照護服務、居家安全及緊急救助、家庭能源管理及智慧科技應用服務等功能,給予年長者完善的智慧健康照顧服務。此外,更可利用臺北市擁有多處醫學中心之優勢,可以結合「健康促進」、「智慧遠距照顧」及「在宅老化」理念,推廣「居家及社區照顧服務」,落實在地老化等政策。
同時市府也正研擬搭配【以房養老】之「包(代)租代管計畫」,當高齡者所擁有的房屋不適居時,能有一個轉換住宅,讓「銀髮智慧公宅」承租戶所持有的房屋釋放出來,由政府提供專業管理服務而能夠有再利用的機會,滿足年青多口家庭的居住需求,循環增加公共住宅存量,不僅能維護民眾的居住正義,也能提高銀髮族長者的照顧服務機會。
感謝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團隊用心經營大龍老人住宅。面對快速高齡化趨勢下,將是臺北市必須因應的課題,也是一個潛在的契機,期望推動【銀髮智慧公宅】不但能照顧銀髮族長者,且能累積對於銀髮照顧所需要的軟硬體設備與經驗,讓臺北市在高齡化趨勢下能率先適應。